《我眼中的父亲》
作者:人文学院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朱师菁
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工,他和大多数平凡父亲一样,用双手竭尽所能支撑起整个家,没有多少文化,但是若要说起那些关于人生的大道理总是层出不穷。在我记忆里,父亲的话总是很少很少,甚至很少要求我去做什么,但是他又总是用行动感染着我。春节期间,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压力,爸爸似乎一下子多愁善感了起来,他和所有人一样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关注各方的新闻报道,我听到他的叹息声一天比一天多,我感受到他的害怕他的惶恐一天天增加......但是出乎意料的是,他居然主动参加了防控疫情每日值班,每天早上刚六点他就早早起床了,穿戴整齐在村里义务值班的路口一站就是一天,我很担心但是也很骄傲,这段时间他的话似乎多了起来,但是谈到疫情他总是一脸愁容,说到武汉他总是非常低落,我以为他是害怕会染上病毒,但是我没想到他一直担心的不是自己会染上,每每叹息的都是那么多人正在和病毒奋力搏击,自己什么都做不了,看到电视里播报的疫区一线工作的人,他总是眼里带泪光,骄傲的对我和弟弟说,相信祖国永远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后盾。在我无助的害怕里,父亲的话似乎让我像吃了定心丸一样。在信阳这座小城也沦为重灾区之前,他每天穿梭于乡间大大小小的人家,向大家宣传防控疫情的重要性。白天在家能看到他的时间也只有午饭的半个小时,他好像一个陀螺一样的戴着厚厚的口罩挨家挨户的发宣传册,每次出门前都要让我仔细看看他的保护措施到位吗,我说既然担心为什么要去宣传呢,他很认真的告诉我,他不是保护自己,他要对这里的人负责,他要往返于乡间,自己随时也带着病毒,但是不能让病毒传播,所以要更仔细。开始我并不理解他的这种做法,但是当我们乡出现了第一个、第二个患者的时候,我才知道这些不起眼的防护措施是多么重要。小小村落里也开始不安了,但是他还是那个样子,不慌不乱的组织大家消毒、排查返乡人员、阻拦外地车辆.........现在他甚至连早饭也省去了,眼睛一睁就去路口值班直到深夜回家,我能看见他的时间越来越短,仅有的清晨碰面依旧躲不过眼底的猩红,那是严重缺乏休息,我忽然觉得自己的心更沉重了也更明晰了,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国家有难、匹夫有责、众志成城、四方支援的真正意义,面对疫情,人人有责,哪怕再小的努力都是勃发的力量,坚持下去才会春暖花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