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冠昂 人文学院法律系 2021级法学专业
考研分数:411分 本科生导师:何晓斐
考研录取院校: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
“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孟郊的这首《登科后》,道尽了无数考研人尘埃落定后的心境。
考研并非人生唯一的路,但对迷茫者而言,它是一条能让人锚定方向、破浪前行的航道。这条路注定荆棘丛生:备考期间,友情、爱情、亲情的牵绊,自我怀疑与外界压力的交织,常令人如坠迷雾。但正如海子的诗:“我们最终都要远行,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。”唯有成为自己的靠山,才能劈开风浪,抵达心中的那片海。
一、选择:锚定方向,谋定后动
考研是一场选择与努力的博弈。大三上学期,我最终锁定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,这一选择基于三点:
1.地域适配:作为河南本地学子,家乡高校的师资与就业资源更贴近我的发展规划;
2.专业匹配:刑法学是河师大的优势学科,与我的学术兴趣高度契合;
3.难度平衡:结合历年分数线与自身基础,确保目标“跳一跳够得着”。
选择感悟: 择校如弈棋,需谋定而后动。选择过程中,我综合了家人“求稳”的建议、导师“追梦”的鼓励,以及学长学姐分享的报录比信息。盲目冲刺名校可能耗尽心力,过分保守则易生遗憾。唯有将梦想量化成可执行的阶梯,方能踏稳每一步。
二、努力:精准发力,稳扎稳打
1. 信息是备考的基石
通过院校官网、考研论坛搜集参考书目,向学长学姐借阅近三年真题,梳理出高频考点,让复习有的放矢。
2. 方法决定效率
英语:背完5500词,二轮直接精读真题阅读,效率提升50%;
专业课:采用“三遍法”——通读划重点、手写知识框架、结合案例深化理解,最终构建刑法学逻辑体系。
3. 心态是持久战的关键
要为自己规划一个合理的休息时间,不然持续的紧绷学习状态是极为容易疲劳的。短暂的休整不是懈怠,而是为下一程蓄力。
三、感悟:上岸是起点,而非终点
备考一年,最深的体会是:选择的价值在于从混沌中厘清方向,努力的意义在于证明自己值得更好的未来。
若你正在考研路上跋涉,请记住:“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结果,但总有一些坚持,能从荒芜中浇灌出花开。”
愿你我都能在选择的路上,用努力架起通向理想的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