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亦涵 人文学院法律系 2021级法学专业
考研分数:348分; 本科生导师:华鹏
考研录取院校及专业: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
回首法学考研之路,崎岖坎坷,却也满是收获。这一路,有迷茫无措的徘徊,有压力如山的煎熬,有自我否定的痛苦,甚至几度站在放弃的边缘,但最终,还是成功上岸,守得云开见月明。
最初决定考研时,没有明确的目标,每天只是在图书馆听网课,看着身边同学一个个确定了要报考的院校,还是一味地拖延,心里总想着现在选择太早,一直拖到要报名前,总觉得自己学的高不成低不就,内心焦虑又迷茫,思绪常常飘向远方,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深深的恐惧。几番深思熟虑后,我明白了我考研的初心只是想变成更好的自己,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外在贴给我的标签,并且结合学长学姐的推荐,最后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。
有了目标之后,应该有更多动力投入学习中,但是一心想要兼顾考研和法考的双重压力让我无法喘息,我知道我要有明确的规划,什么都想要,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。所以我把重心放在了两者重合的民法和刑法上,无论是考研的真题还是法考的题库我都一遍遍去刷,这两门在法考中算是占比较重的学科,我花费较多精力,我相信即使没有通过法考,但是积累的知识也可以让我在考研中有所进步。我也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,起初我既执念法考通关又渴望考研上岸,后来决定锚定考研为主线,将法考视作专业学习的阶段性检验,最后也是凭借民法和刑法顺利通过法考客观题。当选择如网交织,需以理性权衡最优解,敢于割舍冗余,将期待降至实处,才能在轻装上阵中收获意外之喜,我相信没有所谓的失败,要么成功,要么学到东西。
备考的无数日夜我都在一号楼树下度过,专业课的五本书翻来覆去的背过不知多少遍,总觉得多背一遍,离岸边就越近一点。在后期所剩不多的日子里,我也是把时间都集中在专业课上,因为综合我自身,我个人觉得公共课我再花费时间也不会出彩,但是专业课多学一遍就会理解更清楚,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我立刻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,最后也证明我确实是被专业课“抬”上了岸。
考研这条路太长了,每天都有撑不下去的时刻,但有一百个要放弃的念头,就有一百零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,现实告诉我们,操之过急便会败北,他要等,要我们耐得住不断延长的时间线,要我们交付出足够的努力堆砌在沉闷、晦涩的时光里,才肯将一切“我们想要”一点一点递送至我们手里。